电话:+86 731 5557 1669
传真:+86 731 5839 2299
手机:+86 15292299506
邮箱:service@huaxingm.com
地址:湖南省湘潭市九华经济开发区金侨城27栋
由湖北铁路集团主导出资建造的襄阳至荆门高铁建造现场,建造者新年“不打烊”,赶紧施工高铁铺轨前最终一道工序——无砟轨迹施工,冲刺本年建成方针。
1月31日,正月初三,驱车在荆门市东宝区圣境山里绕行,半山腰之间呈现两个地道洞口,中心是一座桥梁——这便是九渡港河特大桥。该桥无砟轨迹施工现场,巨大的龙门吊运送着模板和钢筋,十余米高的混凝土泵车,在一阵阵有节奏的泵送声中,将混凝土缓缓送入模板内,工人手持振荡棒宣布嗡嗡声。
一位年轻人戴着安全帽,跨过轨迹模板,来回用卷尺丈量钢筋距离,查看预埋件质量。“无砟轨迹由底座板、隔离层和混凝土道床板等组成,是高铁安全运作的底盘,施工精度要求高、工艺杂乱。”中铁十五局项目技术员许雷雷介绍。这个新年,项目部有三四百人坚守岗位。
按规则,无砟轨迹施工的混凝土入模温度、维护温度在15摄氏度左右,这在冬天难度很大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,在恒温“保温大棚”内,几台暖风机轰鸣,10多名建造者弯着腰,熟练地手持用具对混凝土进行收面(打磨平坦度),并掩盖薄膜保温。在14天的摄生期内,数公里的无砟轨迹就这样在“空调房”里盖棉被保暖。
混凝土浇筑精度高,是另一难点。为保证无砟轨迹内实外美,建造者精雕细琢每一道工序,将浇筑轨迹精调的差错控制在1毫米以内。“你看,如此平坦的镜面,蚂蚁都可以在上面溜冰了。”许雷雷笑着在混凝土外表立上一枚硬币,站立不倒。
这背面,是中铁十五局项目部建造者的静静支付和贡献。项目负责人杨立讲起了许雷雷这位“零零后”的故事。他是安徽淮北人,原本这次新年预备回老家,但是5个无砟道床的工点新年不罢工,为此他自动要求留下来。“这是我初次在工地上新年,说不想家肯定是假的,但我是一名员,能留下来训练,为湖北高铁建造出力也挺骄傲。”24岁的许雷雷对记者说。
杨立介绍,新年期间实施两班倒工作制,只为提前把襄荆高铁建成,项目全线公里多。
襄荆高铁全长116.23公里,总出资188.32亿元,桥隧比84.7%,规划时速350公里,是我国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该项目正冲刺本年建成,到时襄阳和荆门间将完成1小时灵通,对构建湖北高铁2小时生活圈、完善沿江高铁网络具有极端重大意义。
未来,襄荆高铁将与汉十高铁、荆荆高铁、沿江高铁彼此连通,为推动武汉、襄阳、宜昌“金三角”大空间协同开展供给交通硬支撑。
电话:+86 15292299506